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劉雅忻
近日,興湘集團控股子公司湖南省建筑設計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南設計)創新研究院-數字研究院的NPB團隊一舉奪得第五屆建筑創客馬拉松賽事綜合一等獎及Omniverse專項賽道一等獎,年僅27歲的賀成就是參賽團隊中的一員。

在很多人眼里,賀成就是那個被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但他覺得,團隊中、公司里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不是在拼盡全力不讓自己被時代淘汰,而是要爭當數字化浪潮的揚帆者。
斬獲國際大獎
早在2022年9月,賀成斬獲了英偉達Omniverse首屆全球開發者競賽最佳UI應用獎,全球僅4位獲獎人。
“就是在Omniverse平臺進行擴展程序開發,完成OV中一鍵生成爆炸圖的擴展應用,包括功能調研、功能架構、技術公關、UI設計、后期多場景測試、上線、BUG修改、版本迭代的全過程?!辟R成表示。

Omniverse是英偉達公司近年推出的一款云原生的虛擬平臺,專為3D協作、逼真渲染及仿真而打造。因其便利性、去中心化、GPU高算力等特征,被認為是最符合元宇宙概念的平臺。但由于在全球推出時間不長,在工程建設行業尚缺乏推廣,加上平臺語言問題,在國內屬于少有人掌握的前沿技術。
“我覺得建筑數字化設計工程師應該具備一種核心能力,就是用算法思維解決設計問題?!痹谫R成看來,讓他在大賽中沖出重圍脫穎而出、讓他的作品在功能構思與后期完成度及宣發制作上獨具匠心的,正是建筑師那種站在宏觀角度把控全流程,拉通前后、控制總體與細節的強大能力與綜合素質。
建筑師×程序員
賀成常用“建筑師×程序員”來形容自己的職業屬性。
18歲,他考入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系,那時就表現出對前沿科技的濃厚興趣。
“應該趁年輕去嘗試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在本科自學參數化技術后,賀成放棄了名校保研資格,毅然決然加入參數化設計的發源地——倫敦AA建筑聯盟學院,在新興技術與設計專業攻讀理學碩士,并將其天賦和努力發揮到了極致。
他認為,比起依靠靈感去創作一件難以復制的建筑作品,用理性將設計背后的成因剖析透徹,形成一套能穩定輸出設計并自動迭代的設計方法論更為重要。
碩士期間,賀成參與的智能建造項目獲2022美國Architizer A+ Awards國際設計獎、建筑+協作類別公眾獎,碩士畢業論文更獲英國Make Architects事務所設立的未來空間基金會(FSF)國際獎學金,最后以一等榮譽學位畢業歸國,加入湖南設計數字研究院。
于他而言,在轉變賽道的這段成長史中,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便是堅定的信念,這條路越走越讓他確信了自身所選擇的道路——為設計賦能,他也始終能在數字化的道路上找到并實現自我價值。

成為數字化改革先鋒
賀成認為,純粹的非建筑專業出身的互聯網行業人可能很難去理解設計本身和設計院設計師的工作模式,而科班出身的設計師也可能會因為傳統建筑教育重視感性創造、輕理性邏輯的特點而對算法思維產生排斥。
不論是從互聯網行業跨到建筑領域的嘗試者,還是從傳統建筑學轉向編程開發的跨界者,只有像賀成這樣的少數派,才真正愿意去披荊斬棘、擁抱變革。
在湖南設計,他參加了許多重要的跨部門項目,如在柏林雅恩體育公園國際競賽中擔任算法支持,以多目標優化算法解決主館屋頂太陽能板的最優排布;基于GH(Grasshopper:一款可視化編程語言)平臺開發為傳統設計流提效的平面輔助工具集PlanFiller,能自動修正平面線型并進行簡單的房間排布等。
“技術是不斷更新與進步的,所以表層的東西如操作、軟件、語言、模型等是永遠隨著需求與技術改變的,但總有一些本質層面的共性原理或思想保持不變,如不同編程語言之間雖然語法格式不同,但都有相同的邏輯判斷、條件判斷、循環運算等?!?
想清楚這個背后邏輯后,賀成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未來規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希望隨著數字研究院的壯大,自己能夠獨立帶隊負責某些課題或項目的開發,為湖南設計邁向國際或承擔重要項目提供算法支持,更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數字化改革的先鋒,和湖南設計一起實現數字化改革,從而引領整個行業變革?!?
落日歸山海,煙火向星辰。賀成是千萬從事數字化轉型工作者的縮影,在數字化變革的這條道路上,他們不斷發揮自己的特質,保持技術發展的初衷,實現讓人類美好生活的目標,用技術向善的力量去解讀美好生活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