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羅文明 楊歡 劉彩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币苿痈哔|量發展,品牌建設就是其中一個方面。
2023年,湖南高速集團啟動以“紅色動能”和“路燈”服務品牌為主題的“雙品牌一體化”建設計劃。邵陽分公司邵東中心大站成為“雙品牌一體化”建設單位之一。借良機、乘大勢,如何打響品牌,如何創新創效“出圈”,成為邵東收費站站長易顯興一直思考的問題。

▲邵東收費站工作人員查看現場設施。
聽民意:找準員工現實需求
邵東收費站作為邵陽市境內第一條高速公路開設的首批站點,是G60滬昆高速東往西方向入邵的第一站,也是進出邵東市的最大“門戶”。然而,通車運營20載,無論是房建、基礎設施還是布局,都成了品牌建設的“攔路虎”,如何讓“老站換新顏”成了易顯興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改善硬件設施不僅有利于品牌建設,更能改善一線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為了啃下硬件設施這塊“硬骨頭”,易顯興采取“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的方式,聽取站部員工想法和建議,進一步調動大家對品牌建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經過深入摸底調查,收到改造讀書室、健身房,增設停車位、室外晾曬區等意見建議69條。同時,易顯興根據廣大職工需求,多次請教拜訪園林設計、室內設計、項目施工專業人員,目前已出具提質改造方案(草稿)。
集民智:找準品牌建設主題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因屬地化管理模式,站部大部分是邵東本地人,比易顯興這個“外地人”更有發言權。
在易顯興的發動下,邵東收費站、邵東管理所召開品牌建設動員會議,組建品牌建設團隊,掀起了集眾智、建品牌的“頭腦風暴”,深入挖掘邵東紅色文化內涵,賦能收費站主業發展,煥發收費站新活力。
邵東素有“百工之鄉”“商貿之城”“民營之都”的美稱,是“巨匠”人民音樂家賀綠汀的故鄉,有著歷史悠久的昭陽候城遺址,還有保存較為完整的衡寶戰役舊址及紀念設施,可以說文化資源豐富。在思想激烈的交流碰撞中,大家感受到了邵東民營經濟的發達、歷史文化的厚重和人文風情的濃郁。
與此同時,易顯興積極與市委宣傳部、市創文辦、地方媒體等對接,探討邵東中心大站品牌建設與黨建紅色文化、地域文化、文明創建的融合,一系列的探索實踐讓品牌建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并初步提煉了“匠·行”品牌主題。

促發展:提升素質形象添動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易顯興深知品牌建設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和紙上,而是要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為此,他制定了品牌創建“微目標”,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內強素質提技能。邵東收費站、邵東管理所通過以考促學的方式,分批次對收費員、路產養護員展開業務閉卷考試。4月6日,32名收費員參加此考試,為進一步提升團隊業務技能和服務本領奠定基礎。
外優服務樹形象。扎實推進“三保三大”專項行動,全面清理收費現場的“牛皮癬”和雜物,每周開展3次以上的大掃除,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通行環境。同時,積極開展“路燈”品牌服務,擦亮窗口形象。今年以來,該站點累計勸阻行人上高速132起,幫扶群眾3起。
構筑“三美”新家園。號召全站員工把站點當家園,清理院區枯枝雜草、鋤地施肥、種下時令蔬菜,努力打造生態秀美、生活富美、社會和美的“三美家園”。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雙品牌一體化”建設的起跑線上,邵東中心大站將全力以赴,錨定目標任務,突出品牌特性,打造品牌亮點,提升服務窗口形象,助力地方社會經濟發展。